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 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有关社区养狗的法律法规?
- 农村养狗条例管理条例2020?
- 养犬管理条例自什么时候起施行的?
- 养狗归什么部门管?
有关社区养狗的法律法规?
小区养犬管理规定由所在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规定,主要内容情况如下:
一、犬类动物,每年由养犬人领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进行免疫注射和检疫,为犬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健康免疫证,并将有关证明文件交物业管理处查验后,复印备案。未领取动物健康免疫证的不准饲养。
二、携犬出户时,应当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并不得携犬与他人一起乘坐电梯。携犬人应当携带垃圾袋,随时将犬的粪便收装,带回自家卫生间处理。违者经查证后,由物业公司按每次十元收取清理费。
三、犬伤害他人的,养犬人应当承担被害人的全部医疗费用及其它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法赔偿被伤害人其它损失。
农村养狗条例管理条例2020?
新政策严格规定如下:
1)犬只外出应用两米以内的犬绳牵引并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等防护用具。
2)避让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
3)应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领或携带犬只。
4应当有效制止攻击行为,以及犬吠应为。违反条例将受处罚。
单位禁止养狗,违者将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个人违反将被处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不牵绳遛狗也将被罚款,造成人员伤害或者死亡的应承担后果,负担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以及死亡的丧葬费等一切费用,均由狗主人承担。伤人处以1万元以内罚款,两次以上伤人的行为和不守规矩的人将被列为失信人。那时你的一切行动都要受到限制,包括出行、消费以及银行的各种业务都将受到影响。告诉你身边的朋友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并懂得文明养狗,遵守文明公约,否则将会受到严惩。各地最严禁限狗令将陆续出台,实施限制,减少伤害。
1.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2.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3.如违反规定,对饲养的犬只未按照规定定期进行狂犬病免疫接种的,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4.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委托动物诊疗机构、无害化处理场所等代为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养犬管理条例自什么时候起施行的?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前天在市人大表决通过,2010年5月15日正式实施。今后城区市民养狗必须负起更多责任,包括让狗儿接种疫苗、取得免疫证明及植入晶片。在新条例实施前已经登记的“超额犬”,可以继续饲养。
随着中产阶级的扩大,上海养狗人家越来越多。官方人士表示,目前有登记证的狗儿只有15万头左右,而无证狗则估计超过60万头。但也有人估计无证狗可能多达数百万头。
养狗归什么部门管?
小区养狗管理涉及很多部门,其中公安部门负责养犬备案登记和年检,发放养犬证和犬牌,并对违法养犬行为依法查处;畜牧部门负责犬只的免疫、检疫,发放免疫证明,监管兽用狂犬疫苗的经营、使用,对犬病疫情进行监测,对动物诊疗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监管;卫生部门负责人类狂犬病疫情监测,狂犬病人诊治管理,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城管部门负责查处养犬违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规定的行为;工商部门负责对涉犬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取缔无证照经营行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人用狂犬疫苗等药品质量的监督;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发展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养犬管理工作;文明办、新闻媒体应当做好养犬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疾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规范养犬、文明养犬。 1、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对饲养犬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或者放任犬只恐吓他人的,或者驱使犬只伤害他人的,以及阻碍养犬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进行处置和实施处罚。如有需求,请拨打110。 2、各地对犬类管理不尽相同,但都有各自具体的养犬管理办法,可以查阅当地政府网站。 3、小区养犬要讲文明,不能骚扰周边群众,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应当加强对犬只的看护管理,对所养犬只应实行拴养或圈养,确保犬只不妨害他人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不得妨碍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 4、养犬人应当自觉遵守下列规定: 一是携犬出户时,应当携带养犬证、免疫证明,为犬只挂犬只标识、束犬链,由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牵领,遵守交通法规并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 二是不得携犬进入市场、商店、饭店、公园、广场、游乐场、游泳馆、浴池和车站、夜市、水系沿线、校园、机关单位、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社区公共健身场所等公共场所及城墙公园、街心公园等公共绿地(导盲犬、扶助犬除外); 三是不得携犬乘坐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小型客运出租车时,应当征得驾驶员同意(导盲犬、扶助犬除外); 四是携犬上下楼梯或乘电梯的,应当将犬只装入犬袋、犬笼,怀抱或者戴嘴套; 五是携犬出户时,对犬在户外排泄的粪便,携犬人应当及时清除; 六是单位养犬的,因登记、免疫、诊疗、培训、配种需要外出的,应当将犬只装入犬笼或者束犬链、戴嘴套,由管理人员牵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动物疫苗管理法律法规内容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